close

[梅竹籌備委員會] 丁亥梅竹賽停賽聲明

清華與交通兩校的同學大家好,

在此,必須要先很遺憾地向大家宣佈,今年度的丁亥梅竹,停賽了。
梅竹賽一直是兩校長久以來之傳統,深受大家的喜愛,
提到清、交,必定想到梅竹賽。
自民國五十八年正式開辦至今,已將近四十個年頭。
清交兩校長久以來也一直存有著深厚之友誼,
這正是梅竹賽之所以一直能夠延續至今的重要原因。
梅竹賽象徵著君子之爭,
比賽總有輸贏,場上總有對立,
但賽後如君子般的兩校同學總能放下激情,重拾兩校友誼。
梅竹賽該重視的不是輸贏,而是兩校間的這份情,
所謂的梅竹精神正是在此。
我們兩校的同學不會因為比賽結果而仇視彼此,
贏的一方加緊準備,盡力保持勝果,
輸的一方更加倍練習,以待來年為校爭光。
兩校的同學應該為彼此覺得驕傲,
平日辛苦練習的校隊們更應如此。
雖然同學們都能做到了所謂的君子之爭,
卻仍有少部分人特別重視輸贏,
一切都以輸贏為導向。

這幾年來之梅竹,表面上總是辦的風風光光,
不為一般同學所知之背後,
其實每年都面臨到停賽的危機,
每年梅竹賽前之協調及籌備工作,
實為兩校站在對自己有利之角度下,做利益條件之交換。
美其名籌委會為梅竹賽主辦單位,
但實則淪為兩校中實際能影響梅竹賽決策之某些人的傳話工具。
梅竹賽本應為單純兩校同學間的學生活動,
遺憾的是,有許多事情,身為學生的我們仍無力去做任何改變。
早在去年梅竹賽後的諮議委員會上,
(諮議委員由兩校學校長官、師長各五名及各四名之學生代表所組成,
為制定修改、解釋梅竹賽規章及仲裁梅竹賽爭議之機關)
因為許多持續不斷且無法解決之爭議,主席在散會前即告知在場所有人,
本屆丁亥年梅竹賽停賽。

在本屆籌委會全體籌委的努力下,
希望能夠挽回丁亥梅竹賽。
從十月多至今,經過三個多月的斡旋以及一次的諮議會,
只期待讓兩校的同學能夠參予梅竹賽,
更別說是從未見試過梅竹魅力的新生們。
但是最後得到的結果,還是一場空。

依據梅竹賽施辦法,面臨停賽爭議時,
應由本籌委會提請諮議委員會召開臨時會,
由諮議委員會仲裁爭議。
若經仲裁決議停賽,則由本籌備委員會公告之。
如今我們面臨了嚴重的停賽爭議,
提請召開諮議臨時會卻未能召開。
在最後這個不得已的時刻,
我們籌委會也不得不面對丁亥梅竹停賽之事實。

推動梅竹賽籌備工作,促使比賽順利進行,
本為我們梅竹賽籌備委員會之應盡義務。
無法給兩校同學一個完整美好單純的梅竹賽,
籌委會在此向兩校同學致上最深之歉意。
也希望今年停賽之遺憾,
能夠為兩校同學換來未來更理想美好的梅竹賽事。
如有任何的意見指教,籌委會必定虛心接受,
也希望兩校同學能夠為梅竹表達自己的意見,
一同為我們兩校所共有的梅竹賽盡一份心力。

下附本屆梅竹賽之停賽爭議:

[清華大學]
清大同意賽後再討論95年以前入學之體資生是否仍能在戊子梅竹上場;
惟96年入學之體資生,應與體保生一併討論。
若只限制體保生上場,將會增加兩校體資生人數的差距。
雖然此問題最終無法達成共識,但也只是戊子梅竹之爭議,不該造成丁亥梅竹停賽。

[交通大學]
對於上場資格這樣的原則性問題,交大一貫秉持著通用原則不分割處理的態度面對,也希
望能在公平且雙方認可的情況下處理這類改變現狀的重大議案。
而關於體資生的上場問題,交大認為此議題屬改變現狀的重大議案,且提出時間已相當接
近賽程公告時間,因此提出於賽後再來處理這個議題,
給大家一個更長的思考時間來解決這個議案。



丁亥梅竹籌備委員會

總召集人 高御恆

清華總籌 徐伯均 交大總籌 羅皓鴻

籌委 陳 力    籌委 陳嘉祥
   鍾姍芸       許雅晴
   仲瑾嫺       吳依恬
   李欣蓉       許智堯
   洪夢熊       陳國瑄
   呂函倢       吳俊達



--

雖然本人我進清大這幾年來一場比賽都沒看過
但第一次遇到停辦的消息感覺還是有一點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ojojohnny 的頭像
    mojojohnny

    post-it

    mojojoh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